这篇文章发布于 2021年06月13日,星期日,12:55 上午,归类于 散文随笔。 阅读 21399 次, 今日 6 次
作者张鑫旭,原文地址:https://www.zhangxinxu.com/life/?p=1384
本文禁止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授权。
一、背景
本文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大家的职业发展,尤其新人却很重要。
无论是晋升汇报还是简历求职,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描述,然而,根据自己的观察,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描述非常糟糕,关键是,这些糟糕之处本人是意识不到的。
所以这里,就希望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讲讲如何更好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帮助大家做好临门一脚。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是截图自某个简历的描述。
乍一读,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实际上上面的工作描述问题很大。
二、问题剖析
首先,讲一个原则:
“描述自⼰的⼯作千万不要沉浸在自⼰的世界里!”
因为你描述自己工作不是写日记,是要让别人评判的。
Part 1
例如这句话:
“逻辑清晰,能够构建负责的应用程序”
这就是一句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
原因参见晓明哥的这句话:
你说你逻辑清晰,那是你自己的感觉,有意义吗?
路上随便抓一个人,你问他,你觉得你逻辑清晰吗?100个人99个人会说自己逻辑清晰的。
所以自我的评价并不能作为你本身能力的认可。
记住这句话,在工作描述中,举证⼈所有感性的自我描述都没有任何价值!
再看后面这句话,也是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导致的糟糕描述:
“开发某某项目期间,负责云服务器资源购买、服务器变更配置、新增配置等页面的开发,自定义购买的选配逻辑是整个项目最复杂的地方,在保质保量完成的情况下,并协助同事修复bug”
糟糕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说了很多很多,其实并不能说明自己是个很厉害的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上面的工作内容交给在座的任何⼈都可以完成,买卖服务器,然后配置,这属于脏活累活,但并不是那种高技术门槛的工作。
这里,举证⼈自认为花了⼀番功夫完成了一个具有挑战的东西,但是横向对齐其实并没有优势。
这就好比安装小朋友的自行车,装完之后感觉自己挺牛逼的,这么多步骤,也能弄好。
实际上,你仔细想想,这么多买自行车的人,哪个不是自己组装的,说明,这个工作其实并没有你自己感觉的牛逼。
这里也是类似的,做一些运维相关的工作,并不能证明自己多厉害,在这段描述中,真正有价值的,或者说有区分度的表现是“主动性”,这是一个优秀员工的特质之一。
因此,上面这段话,还不如这句话:“⼯作之余主动承担云服务器购买配置等运维相关的边界⼯作”,足够了,无需描述细节和困难,因为那些困难只是苦劳。
Part 2
第二段前半句:
“能为业务方和初级工程师答疑解惑,或提供技术方案”
这句话属于没有讲好的亮点。
“能为”,这个词实在是太失败了。
工作描述中有一些词是禁止出现的,包括:能够为、我觉得、较大提升、应该。
例如这里,“能为”指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关键做没做并不知道,明白了问题在哪里了吗?
小明虽然技术一般般,但是帮助新人解决了很多问题;大明虽然技术很厉害,但是并没有技术输出。请问,哪个才是更好的员工?
更重要的是,上面的表述并不能说明自己专业能力很厉害,因为技术一般般的人也是可以为他人答疑解惑的。
其实,我是知道的,举证人是想说自己会帮助他人答疑解惑,技术选型决策者。这个时候,应该通过具体的数量和具体的业务场景加以描述,这个后面会有举例。
再看后半句:
“在维护用户登录项目期间,为业务方提供平台登录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正在一级域名不同时的跨域登录信息同步的实现上,通过绘制流程图以协助理解相关逻辑,从而提供技术支持。”
我读完这句话的反应就是下面这个:
举证人是想表达自⼰专业技术强吗?可强在哪里呢?
又是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解决某个技术细节的案例,这个时候,只要跳出自己的视角,稍微看看,也知道这个描述很糟糕,并不能体现技术厉害,反而让人觉得此人技术不行,这么点技术实现就拿出来沾沾自喜,说明是个半瓶水。
这句话还不如下面这样的描述:
“我写的技术⽂档比别⼈溜,会绘制美美的流程图(放个用户登录项目的流程图示意下)”
虽然不是什么显著的加分项,但至少是个可圈可点的亮点。
Part 3
下面这句话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
“对于产品和技术实现⽅案有自⼰的看法,特别是在某些设计上和太合理时,积极表达意见并积极探讨,共同寻求最优解”
请问大家,上面这句工作描述的问题在哪里?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以下两种不同的工作描述:
符合左边描述的员工,说不定是个“喜欢吐槽设计,喜欢主观表达,寻求认同和存在感的前端开发”,是个糟糕的员工。
而符合右侧描述的员工,一定是真正可以对产品带来改进,有推动⼒的前端,是个⼈才,因为有理有据,有故事有场景,多么令人信服。
所以,之所以工作描述要规避感性的描述,是因为弹性和水分实在是太大了,我这么讲大家可能内心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来看一个例子,下面是张三和王二参与紧急改版项目写的工作总结。
两个人的工作总结都没有说谎,请问,你觉得那个员工更优秀些?
如果单看两位的工作描述,会觉得两人应该差不多,可能王二更好一点。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对了,说明上面感性的工作总结就是一坨屎,大忌,非常糟糕。
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工作情况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仔细对比实际工作情况和对应的工作描述,看看,是不是没有任何说谎?
但是,两人的工作表现其实天差地别,王二就是个混日子的半吊子,结果单看工作描述,好像也很不错!
所以,有经验的面试官或者领导,在面对那种含糊其辞的描述的时候,都会打一个大大的疑问,相关信息并不会被采纳,因为水分太大。
正确的做法是数据说话,例如,张三的工作描述如果是“90%的页面和代码都是自己重构的,95%的文档都是自己写的”,显然就不会被误认为和王二平分秋色了。
STAR法则
对于工作描述,STAR法则也是适用的,STAR法则具体如下: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
Task: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了什么⾏动⽅式
Result: 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这个在晋升汇报中尤其适用,对于简历描述,由于篇幅有限,可以直接重点放在Result上,数据说话,作品说话,所有描述可佐证,有理有据,千万不要出现我觉得,较大提升,明显优化,可以,能够这样含糊其辞的表述。
而恰恰大多数人忽略了Result,简历中大量篇幅描述自己做了什么,优秀的团队总是希望新员工不仅能干活,而且能够干好活,所以,要想去优秀的团队,简历中一定要突出好的结果,注意横向对比。
三、总结下
如何更好地描述自己的工作?
- 跳出⾃⼰的视⻆
- 少感性描述、数据说话
- STAR原则,重视Result
- 重视日常的总结、⽂档以及月度汇报的书写训练
下图就是最近某位同学在采纳我的建议修改后的变化,希望大家也可以通过这块的软实力的提升助力自己的职业发展:
(完)
- 何不食肉糜? (1.000)
- 招聘实际上是个风险评估 (0.763)
- 前端迷茫怎么办? (0.237)
- 前端圈子十年变化之我见 (0.237)
- 话说我为什么要闭关学习 (0.153)
- 坚定你选择的前端技术方向 (0.153)
- 前端专业方向的尽头 (0.153)
- 学不进去,没时间学怎么办? (0.153)
- 程序员吴叶辉和洗衣妹的故事 (0.153)
- 为什么有些专家的判断是狗屎? (0.153)
- 2017年终小结 (RANDOM - 0.085)
张老师,我发现这个页面中有几个字和其他字感觉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字呢,你能帮我解答下这个疑问吗
可能是编码的原因
以下是已经发现的特别文字对比
⼀番 一番
发⽣ 发生
自⼰ 自己
⼯作 工作
任何⼈ 任何人
推动⼒ 推动力
采⽤ 采用
⽂档 文档
⾏动 行动
视⻆ 视角
页面中在设置为粗体时比较容易发现,通过直接替换单个文字为正常文字可以处理(此页面中同时存在正常文字和特别文字)
要是有截图就好了,你怎么描述,我也不知道你的意思
感觉我就是张老师说的那类的表达差的人
写的真不戳!
内推了不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