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发布于 2020年05月19日,星期二,11:05 上午,归类于 名作启示录, 思考快与慢。 阅读 10584 次, 今日 1 次
本文是《思考,快与慢》读书感悟系列文章第20篇,作者张鑫旭,转载请注明源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zhangxinxu.com/life/?p=1252
一、运营活动的抽奖一定要是100%中奖
“参与活动,就有机会赢取iPad mini好礼!”
这样的活动新引力就很一般,例如我自己,就有这样的心态:谁知道你有没有黑门,谁知道最终中奖的是不是你自己人。
相信有这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提高用户参与度,可以文案这样调整下:
“参与活动,100%获奖,更有机会赢取iPad mini好礼!”
此时,整个活动的吸引力就会明显提升,因为肯定会有奖品,不亏,万一中了iPad mini,更是赚大了。
但是,如果文案如果是下面这样:
“参与活动,99%获奖,更有机会赢取iPad mini好礼!”
那参与活动的用户绝对不止下降0%,这99%虽然只比100%小1%,但是产生的效果确实千差万别。
这种现象称之为确定性效应。
二、确定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指的是几乎确定会出现的结果的重视程度要远大于其理应重视的程度!
举个例子,下面两种情况你会选择哪一个?
61%的概率赢得52万元或者63%概率赢得50万元;
结果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选择前者,也就是“61%的概率赢得52万元”。
但是,如果情况微调下,如下所示,则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98%的概率赢得52万元或者100%概率赢得50万元;
结果此时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选择后者,也就是“100%概率赢得50万元”。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00%就是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其实,理性分析,选择“100%概率赢得50万元”是不划算的,假设100次选择,前者平均收益5096,后者的收益是5000,前者收益其实更高。
人在快速决策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运营活动的抽奖设置为100%中奖会大大提高参与度的原因。
三、可能性效应
与确定性效应相似的还有一个效应,称之为可能性效应。
可能性效应指的是某件事情发生后会高估那些出现可能性很低的结果!
例如彩票,双色球抽奖,只要蓝球中了就有5元!其实算算,中蓝球概率还挺高,有百分之十几概率。
我过去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要设置蓝球规则,还这么容易中,两个普通数字一样给5元岂不是可以彩票机构可以赚更多,现在明白了,这就是套路。
一旦彩票购买者中了5元,其就会高估自己中1等奖的概率,会觉得自己每次买的彩票都很像1等奖,越看越像,结果会购买更多的彩票。
类似的,在股票市场,新人进场往往是牛市,结果赚了点钱会大大高估自己发财的可能性,导致从此深似海。
可能性效应对我们的运营活动有什么启发呢?有,比方说积分可以兑换多次抽奖,那么,第一次一定要让用户中一个小奖,这样,用户就会高估后面中大家的可能性,再配上“继续兑换,更大的奖在等你”的文案,用户会忍不住把积分全部用完的。
如果你再配上“还差一点点就能中大奖的文案……”,算了算了,不再展开了,再展开就是个赌·博网站了。
总之,商家的各种手段和做法的背后,都是利用人类的非理性决策。
作为用户,我们需要规避之,如果我们是商家,则需要利用并收割之。
(本文完,本系列未完)
- 从新冠疫情看数据与决策 (1.000)
98%的概率赢得52万元或者100%概率赢得50万元;
结果此时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选择后者,也就是“100%概率赢得50万元”。
就算是99.99%赢得一亿和100%得到1元,大家还是选后面的.
原因就是99.99…%你绝对中不了….
100%中奖,最终领取某某商品优惠券
give me five
关于确定性效应,如果有第三种案例: 98%的概率赢得52万元或者100%概率赢得2万元,不知道最终的统计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第二个例子提到的统计数字,对于个体没有意义。毕竟个体不会有一百次机会,在一次机会里,和100%必得相比,有2%的机会多得两万,98%的机会失去50万,肯定要选必得了
睡迷糊了。。。请忽略之前的回复